近日,研究人員發現著名的交通安全設備制造商SWARCO出產的交通信號燈控制器存在一個嚴重漏洞,可能已被黑客利用,將破壞整個城市的紅綠燈信號。
被操縱的交通信號燈
SWARCO是一家總部位于奧地利的公司,專門研究交通管理,交通安全,道路標記,以及其他常見的智慧城市解決方案。其產品已在全球70多個國家/地區部署。
總部位于德國的ProtectEM公司為工業和嵌入式系統提供網絡安全指導和解決方案,該公司研究人員發現SWARCO的CPU LS4000交通燈控制器由于開放的調試端口而容易受到攻擊。
該漏洞編號為CVE-2020-12493,CVSS評分為10,已于2019年7月報告給供應商,SWARCO于4月向客戶提供了一個修補程序。美國網絡安全和基礎設施安全局(CISA)和德國的VDE CERT最近發布了有關此漏洞的公告。
ProtectEM的常務董事Peter Fr?hlich表示,該漏洞是在對德國某城市進行的安全審計中發現的,該城市聘請他們公司來分析網絡流量系統。
受影響的SWARCO控制器運行BlackBerry的QNX實時操作系統,用于控制一個十字路口的紅綠燈。該系統有一個開放的調試端口,允許用戶在沒有密碼的情況下進行根訪問,從而使攻擊者可以遠程關閉或操縱受影響的控制器。
Fr?hlich表示,尚未有證據表明這類系統已暴露在公共互聯網中——至少在他們分析的城市中沒有發現。更可能的攻擊手段是獲得對目標網絡的物理訪問,正如他所述,目標網絡“就其本質而言,分布在整個城市”。
“在未修補的系統中,攻擊者無需任何憑證即可通過底層操作系統的一個眾所周知的功能獲得對任何紅綠燈控制器的無限根訪問權限。該訪問用于調試,因此它不是可以利用的bug或軟件缺陷。然而,系統部署在一個不適當的配置中,該配置不適用于沒有此訪問端口安全性的生產系統。按照使用文檔,對于生產系統,這個調試選項需要關閉。
ProtectEM公司已向其客戶和SWARCO演示了利用此漏洞如何“同時停用所有紅綠燈”,需要對每個受影響的控制器進行物理訪問才能實施。Fr?hlich指出,這種情況將涉及“有犯罪意圖的惡意攻擊(例如勒索攻擊)”。
該公司還展示了攻擊者如何通過控制器操縱所有交通燈,如將其全部變為紅燈(這將使所有交通停止并導致交通堵塞)、全部變為黃燈、全部變為綠燈——這在現實中可能會產生最嚴重的影響,因為這會加劇交通事故的風險。
智慧城市系統頻現漏洞
從2008年IBM提出“智慧地球”概念至今,短短12年,智慧城市已經遍地開花。近幾年,研究人員多次檢驗智慧城市系統的安全性,事實證明,它們漏洞頻出。
2018年,美國夏威夷發生意外的虛假導彈警報之后,IBM X-Force Red團隊與安全業者Threatcare聯手,檢視智慧城市所使用的Libelium、Echelon與Battelle系統,發現這些被應用在智能交通系統、災難管理、工業物聯網的裝置潛藏漏洞,讓黑客有機會竄改數據、觸發警報制造恐慌及混亂。
他們在四種類型的智慧城市產品中發現了17個先前未知的漏洞,包括8個被描述為“嚴重”的安全漏洞和6個“高危”漏洞。
研究人員測試了Echelon的i.LON 100和600路由器,發現產品允許組織監控和控制LonWorks設備,如泵,閥門,電機,傳感器和燈。他們還分析了供應商的智能服務產品,產品描述為“通用控制器,路由器和智能能源管理器,將控制設備連接到基于IP的應用,如樓宇自動化,企業能源管理,需求響應計劃和高價值遠程資產管理程式”。
共有5個漏洞被發現,包括2個身份驗證繞過漏洞、以及默認憑據、明文密碼和缺少加密通信相關漏洞。
Libelium是一家專注于無線傳感器網絡硬件的公司,研究人員分析了其產品Meshlium,這是一個物聯網網關,專門用于將傳感器連接到云平臺。
研究發現了4個不同的預身份驗證shell注入缺陷實例,它們都被歸類為“嚴重”漏洞。
針對全球研發組織Battelle的產品,IBM和Threatcare則分析了其V2I(車輛到基礎設施)Hub的兩個版本,該產品用于將數據從交通信號控制器傳送到聯網車輛。
發現的漏洞包括SQL注入,硬編碼密碼,不受保護的敏感功能,跨站點腳本(XSS)漏洞以及各種與API相關的問題。這些漏洞大多數被認定為“嚴重”或“高?!甭┒?。
這些基本的安全漏洞為黑客提供了可乘之機。
專家描述了幾種理論攻擊場景:攻擊者利用漏洞操縱水位傳感器的水位顯示數據,來謊報洪水或使洪水期的水位顯示為正常;黑客也可能通過操縱輻射傳感器的數據觸發輻射泄漏警告;犯罪分子可以通過劫持交通系統控制交通信號,同時引發建筑物緊急警報,觸發槍擊傳感器。這些行為都可能造成意想不到的后果和規模巨大的民眾恐慌。
盡管以上漏洞在公布前均已完成修復,但令人擔憂的是,安數君使用傻蛋網絡安全監測系統進行在線搜索發現,仍有不少易受攻擊的系統可直接從互聯網上訪問,需要相關人員提高重視,保持警惕。
據IDC預測,智慧城市的技術支出將在2022年達到1580億美元,隨著智慧城市的普及,解決安全問題的迫切性不言而喻。
針對智慧城市的安全問題,亡羊補牢只是解決方案的一部分,最重要的還是防患于未然,這需要網絡安全監管部門加大在IT基礎設施安全防護上的投資,建立關鍵信息基礎設施網絡安全監測預警體系和信息通報制度,以可信的信息技術產品和安全服務為基石,以威脅預警和風險評估為支撐,讓智慧城市得到安全發展。
本文由安數網絡編譯整理,轉載請注明出處
及時掌握網絡安全態勢 盡在傻蛋網絡安全監測系統
本文來源:
如涉及侵權,請及時與我們聯系,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或處理侵權內容。
電話:400-869-9193 負責人:張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