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就沒有經濟社會穩定運行,廣大人民群眾利益也難以得到保障。”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網絡已經成為人們工作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網絡給人們帶來便利的同時,形形色色的網絡犯罪也迅猛增加。以電信網絡詐騙、網絡侵犯公民個人信息、黑客攻擊破壞等為代表的新型違法犯罪日趨職業化、智能化、科技化,欺騙性、針對性極強。近年來,全省公安機關網安部門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聚焦網絡安全領域突出問題,不斷提升偵查打擊能力,全力開展“凈網”“打擊套路貸”“打擊侵犯公民個人信息”和“打擊網絡黑客”等系列專項行動,有力震懾了網絡犯罪的高發勢頭,有效凈化了網絡空間。
網絡安全宣傳進校園。(省公安廳網安總隊供圖)
重拳出擊 打擊各類網絡違法犯罪
4月18日,海東市平安區公安局網安大隊發現一個涉嫌容留、介紹、組織賣淫的微信群,通過偵查,經過一個多月的努力,最終一舉搗毀了一個隱藏在居民樓院內的賣淫嫖娼黑窩點,抓獲涉案成員24名,其中依法刑事拘留20名,治安處罰4名。
今年6月,門源回族自治縣的馬某加了一個陌生人的微信。對方自稱可以辦理機動車駕駛證,馬某便在微信里以轉賬的方式先后給對方付了共計5萬余元人民幣,后因對方遲遲不能辦理駕駛證,才感覺受騙。為了挽回自己的損失,馬某立即報案。門源縣公安局刑警大隊接到報案后,與網安大隊積極配合,最終成功鎖定了犯罪嫌疑人劉某,將其成功抓獲歸案。原來劉某經常來往于各個城市,隨身攜帶有多部手機,并利用他人身份信息持卡上網,在微信里一人冒充多種身份,以政府部門工作人員等角色,以辦理駕駛證的名義進行網絡詐騙。
安全是發展的前提,發展是安全的保障。近年來,全省公安機關網安部門在嚴打涉網違法犯罪方面,保持對網絡詐騙、網絡色情、網上涉槍涉毒涉爆等群眾反映強烈的涉網違法犯罪活動的嚴打高壓態勢,常態化開展網絡掃黃、緝毒、緝槍治爆和打擊侵害公民個人信息等專項行動。自開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工作以來,結合“凈網2019”專項行動,嚴厲打擊整治黑客攻擊、網絡詐騙、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等突出違法犯罪,集中整治“黃賭毒”“刀槍爆”等網絡亂象,堅決斬斷網上黑灰產業利益鏈。近年來,全省網安部門共偵辦案件4000余起,其中立案偵查刑事案件224起,配合相關警種偵辦刑事案件2489起,累計抓獲犯罪人員2973名。受案辦理治安案件387起,配合相關警種辦理治安案件900起,累計治安處罰違法人員1224名。
防患未然 清理整治網絡安全隱患
5月7日,有人在網上發布一則虛假信息,信息大意為“不法分子男扮女裝,扮成啞巴,在循化撒拉族自治縣積石鎮伊瑪目村、街子鎮三蘭巴海村附近專偷小孩”。網安民警通過調查發現,該虛假信息最初源自微信用戶韓某某,原來韓某某因一時興起發布虛假信息,該信息又分別被王某、馬某等人以不同形式在快手、微信等平臺進行了轉發。韓某某、王某、馬某因涉嫌虛構事實擾亂公共秩序,分別依法予以罰款300元、罰款500元、拘留3日的行政處罰。
6月5日,海東市一網民發布視頻稱:小孩吃麻辣食物引發疾病,視頻中一兒童全身潰爛,引發當地群眾關注。經民警證實,當地網民馬某在其孫子患“手足口病”就醫治療期間,拍攝小視頻并通過微信群傳發謠言信息。網安部門對造謠人員馬某給予罰款500元的行政處罰。
7月17日16點20分左右,西寧市一網民侯某,在大通收費站通過快手直播平臺發布涉嫌辱警罵警視頻。通過調取大通主線收費站入口車輛信息,確定嫌疑車輛和發布視頻的嫌疑人,通過電話將嫌疑人侯某傳喚到省交通警察總隊高速公路交警支隊四大隊進行詢問,后經過民警調查取證,侯某違法事實屬實,證據確鑿。7月19日凌晨涉嫌在網絡進行尋釁滋事的侯某被押送至大通縣看守所,處以行政拘留8日并處400元罰款的處罰。
患生于所忽,禍起于細微。除了網絡謠言,近年來,全省公安機關網安部門針對互聯網上販賣槍支彈藥、爆炸物品、管制刀具、公民個人信息,從事網絡詐騙、賭博、招嫖、雇兇、傳播淫穢色情等類違法信息,部署開展了常態化清理整治,累計發現處置互聯網違法有害信息31萬余條,積極整治網絡環境,努力營造我省清朗潔凈的網絡空間。
多管齊下 筑牢網上網下安全屏障
“切莫輕易相信網絡上‘中獎信息’;切莫參與刷單兼職;不要輕易點擊不明郵件中的鏈接、圖片、文件;任何人以任何借口索要‘保證金’時,都要保持警惕,不能隨意轉賬匯款;快遞單、飛機票、火車票等包含個人信息的票據不要亂丟亂放;使用微信、QQ等社交軟件時,盡量不要發布可能會暴露自己的家庭住處、單位地址、子女情況等信息。”9月16日,在2019年青海省網絡安全宣傳周活動現場,省公安廳網絡安全保衛總隊支隊長李君向群眾進行詳細的網絡安全提示。
在網絡安全宣傳周期間,全省公安機關網安部門共在全省45處人員密集的場所開展網絡安全宣傳活動,期間共發放網絡安全解讀和網絡詐騙宣傳材料17000余份,宣傳品900余份,制作展板106塊、橫幅70余個。在“法治日”,全省各地網安民警,結合具體案例,向群眾詳細介紹網絡謠言、網絡違法典型案例,常見的電信詐騙、網絡詐騙、網絡釣魚、網絡謠言等網絡安全典型案例,幫助群眾了解防網絡詐騙措施,增強防護意識,提高防范技能。
互聯網越是發達,網絡安全越是重要。近年來,全省公安機關網安部門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規定,緊緊圍繞重要節點、重大活動安保任務,以關鍵信息基礎設施為重點保衛對象,持續開展遠程技術檢測、現場執法檢查、網絡安全等級保護等工作。自2017年以來,累計檢查重點單位703家次。同時,積極推進網絡安全實戰演練,及時發現我省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存在的深層次問題和隱患,加強各單位、社會力量和公安網安部門的合成作戰、協調配合能力,為共同維護全省網絡安全貢獻力量。
據省公安廳網安總隊總隊長趙建平介紹,“我省目前有網民580余萬人,上網人數占青海總人口的96%。網絡安全為人民,網絡安全靠人民。維護網絡安全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需要政府、企業、社會組織、廣大網民共同參與,共筑網絡安全防線。”
網絡確保安全,百姓才能心安。隨著互聯網的不斷發展,對公安網安工作和網安民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省公安機關網安部門將緊跟互聯網發展步伐,加強對5G、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的研究,強化責任擔當,牢記初心使命,加強隊伍建設和能力提升,使網安民警成為網上政治安全的捍衛者,網上公共秩序的維護者,網絡空間安全的守護者。
來源:青海日報
及時掌握網絡安全態勢 盡在傻蛋網絡安全監測系統
本文來源:
如涉及侵權,請及時與我們聯系,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或處理侵權內容。
電話:400-869-9193 負責人:張明